老年人游泳有什么好處? 1、提高身體平衡能力 游泳需要靠不斷協調上下肢的運動來保持身體在水中的平衡,因此令核心肌肉群更強壯,同時又避免了運動中摔倒。經常進行游泳鍛煉的人與進行其他運動的人相比發生跌倒的風險降低了33%。對身體平衡能力隨著年齡逐漸下降的老人來說,游泳可以有效減低老年人跌倒的幾率。 2、有助于全身的血液循環 在水中皮膚受冷,血管急劇收縮,使大量外周血液進入心臟和人體深部組織,使內臟器官的血管擴張。從水中上岸時,皮膚血管又隨之擴張,大量血液又從內臟流到表皮來,這一張一縮,就是血管操,它能增強血管彈性,又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多。 游泳還能使血液里脂肪酶增加,加速膽固醇的分解,從而降低血管管壁沉積物的積存,對防止或減輕老年人的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游泳時心臟負擔加大,可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防止動脈硬化和 心臟病 的發生。 3、增強免疫力 游泳池的水溫常為26度到28度,在水中浸泡散熱快,耗能大。為盡快補充身體散發的熱量,以供冷熱平衡的需要,神經系統便快速做出反應,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增強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抵御寒冷。 還能提高人體內分泌功能,使腦垂體功能增加,從而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尤其是對關節炎、 支氣管哮喘 、神經衰弱等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4、增加 呼吸 深度并加強呼吸器官機能 由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大800多倍,人在游泳時要承受很大壓力。呼吸肌因此要克服水的壓力,使呼吸加緊,肺活量加大,從而增強對外來刺激的適應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游泳促使人呼吸肌發達,胸圍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氣時肺泡開放更多,換氣順暢,對健康極為有利。對老年人來說可以延緩呼吸器官機能的減退,有助預防和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 。 5、強勁壯骨 人進入50歲以后,由于缺少運動,容易產生 骨質疏松 ;老年人一半以上有骨關節病,尤其是 骨關節炎 、腰椎勞損等。而游泳可以使全身骨骼都處于積極的活動狀態,促進血液中的鈣進入骨頭,從而預防骨質疏松。 游泳還能促進關節腔分泌潤滑液,減少活動時骨頭之間的摩擦;潤滑液又能給軟骨提供營養,減緩其衰老。游泳可以讓骨骼肌更加有彈性,從而更好地保護骨頭,降低老年人骨折的風險。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骨關節病等。 6、有助于慢性病的防治 人到中年后容易患某些疾病,如胃病、十二指腸潰瘍、 冠心病 、高膽固醇癥、 類風濕關節炎 、骨質增生、支氣管炎和 腫瘤 等等。這些疾病的產生與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常年堅持游泳或冷水游泳(冬泳)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有效良方之一。 7、減肥 水中運動是以消耗糖原、脂肪為主的有氧運動,將體內多余的脂肪轉化為能量供給肌肉利用;同時由于體表散熱刺激和浮力壓力刺激,反射性地調節體脂分布,使身體內部的脂肪之向皮下轉移,形成一層很薄的脂肪層,使形體線條變的柔韌和諧。因此,游泳對調節體脂分布、降低血脂、減肥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8、調整情緒 老年人的情緒經常處于 焦慮 、憂郁、浮躁不安等狀態之中。當水流和波浪對周身體表的摩擦和沖擊時,可以形成一種水對人體的特殊按摩方式,這種自然的撫摩和按壓,不僅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還會使人心情舒暢,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從而得到休息。 不僅使肌肉得到放松,還會使緊張神經頓時松弛下來,把那些消極的,對身體產生副作用的心理因素排泄散發出去,恢復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