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 是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法,是結合 針灸 、經絡以及中藥學,用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看似很簡單的反復貼卻有很多注意事項,下面帶你來看看貼三伏貼的相關事宜。 貼敷一定要“對癥下藥” 三伏貼有很明確的使用人群,應根據不同體質、不同疾病種類慎重選擇。同種疾病,會有不同證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氣虛損型、陰液虧虛型等,分別由于不同病因引起。而其中,寒痰犯肺型咳喘運用三伏貼會達到明顯效果。 三伏貼屬于冬病夏治療法的一種,中醫認為冬病主要是人體受寒氣侵襲容易加重或發作的疾病,如 反復感冒 、慢阻肺、哮喘、 鼻炎 等,呈明顯季節性。好發此類疾病的人多為虛寒體質,這類患者多表現為面色白光白, 手腳冰涼 、 畏寒 喜暖、怕風怕冷等。 三伏貼對于有些虛寒的人來說,效果是好的,但是對于有些不適宜運用此類方法治療的人來講,效果當然大打折扣。不辨證施治,亂用三伏貼,不但不能治療疾病,反而可能會由于過用助陽之品,耗傷陰液,引發其他疾病。他建議,患者在貼敷前應當咨詢醫師,認清自己的病情、體質,合理選擇、使用貼敷治療。已經進行了治療的,在貼敷期間要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忌食海鮮,應減少運動、避免 出汗 ,避免電扇直吹或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里久待。 貼三伏貼須知的5個注意事項 1、反應強烈很正常。 藥物敷貼后4—6小時,有的人會有刺癢感覺,這是藥物滲透入表皮后的一種自然反應;還有人會出現紅、腫、熱、痛;大約有1%—5%左右的人可能會起皰;這些是由于藥物被人體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膚起皰、反應強烈的病人療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為防止 感染 ,起皰后一定不要撓破,少量小的水皰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消毒針頭刺破引流,外涂消毒液。 2、要保持連續性。 冬季易發疾病在夏季的癥狀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癥狀,所以治療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一些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醫院嘗試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后,也就放棄了繼續治療,使得疾病遷延難愈。 3、抓住有利時機。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這時,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藥力最易滲透到體內。冬天的“ 三九 ”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 皮膚干燥 ,毛孔閉塞。這兩個時間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可見“三伏貼敷”與“數九貼敷”無疑是提高患者御病能力,調節機體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4、遵守固定療程。 冬病夏治,三伏為一個療程,今年閏二伏,因此有了“加強灸”。一般需連續3年,也就是3個療程。只有堅持按療程治療,才能保持藥效的發揮,經絡才能處于持續興奮應激的狀態,對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慣性。而且,還要治養結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生活習慣上有所克制,不要貪涼,應該配合治療,以達到最佳效果。 5、吃清淡飲食。 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飲食調養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不宜過食肥甘厚味。綠豆、蓮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較適宜。 |